法官的快乐、成就来源于案件化解本身。那些看似不可能化解的矛盾在无形中解决,即使过程艰难曲折,但圆满的结局一定是对法官的价值肯定。
如果说还有比审判系统里点击“结案”更开心的事,那应该是关联的所有案件和矛盾因这起案件的解决而都化解了。我就像矛盾的终结者一样,一案解六案,从案结事了的过程中又一次收获了成就。
云里雾里一通着急的电话
开完一天六个庭审,拖着略微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办公室。刚坐下,就接到了一个电话。
“你好,法官,我是黄任(化名)的代理律师李律师。”
嗖嗖,过了一遍脑子。脑海中的案件库里没有“黄任”这个当事人。
“确定是我的案子当事人吗?”我疑惑地问到。
李律师略有点着急地回答道,“不是,但是我们想以第三人诉讼参加到您现在审理的一起分家析产案件中。您案件当事人李甲向黄任借款后迟迟未偿还。现在黄任申请冻结拆迁腾退款后,李甲家就以各种理由起诉黄任,涉案案件多达5件。我们得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被恶意侵害。”
“你先把整体材料及脉落按顺序提交给法院吧。我们先分析分析。”我听得有点云里雾里,思索了一下,没有一口回绝他。
浮出水面六起案件关联交错
没过几天,我就收到了李律师认真准备的案涉材料及申请。细细阅卷后,六个案子已浮现在眼前了。
缘起:李家有兄弟二人李甲、李乙。李甲向黄任借款,李甲父母以一家人长期居住的农村房屋作债务担保。
后李甲未如约还款,黄任将李甲及其父母以民间借贷纠纷为由诉至法院,法院支持了黄任要求李甲偿还本金及利息的诉讼请求,同时李甲父母就该项债务在涉案房屋的价值范围内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发展:判决生效后,黄任申请执行,因被执行人暂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2022年,案涉房屋纳入房山区某改造项目范围,李甲的兄弟李乙作为案涉房屋的被腾退人与该村村委会签订腾退协议,并接受了全部腾退利益。黄任提供了该项财产线索,法院对案涉腾退利益进行冻结。
升级:后来,李家及黄任又相继提起了4起诉讼,分别为案外人执行异议、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分家析产纠纷、债权人代位权之诉。
关联案件虽然很多,但我审理的分家析产案子打眼一看并不复杂。作出判决不难,在不影响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将案涉腾退利益在家庭共有人之间分割确认即可。
但一纸判决书并不能解决两方之间所有的问题,也未必能终结他们之间的矛盾。
态度坚决我家里有矿,不调解
调解是从根儿上化解矛盾的最佳方案,也是终结所有关联案件的唯一路径。于是我便给黄任打电话做调解工作。
黄任接到电话后,气愤无比,“他欠我钱,他还有理了,我还成了被告。现在李家的腾退款也冻结了。我不差钱,家里有矿,坚决不调解。法官你判,我咽不下这口气。”
一句家里有矿,把我直接逗乐了。
“得嘞,黄总,你先缓缓消消气,也跟您律师再沟通沟通,这案子‘判’对于我来说特别简单。但对于你们来说,调解肯定是解决矛盾最快最好的办法。这样关联的所有案子都可以‘消消乐’了,你就不再是被告了,欠款也能追回来了。”我忙说到。
用尽全力周旋于当事人之间
开庭时,双方坐到了一起。
对于李某一家来说,调解能够摁住利息的“雪球”,防止越滚越大,是最优选择;对于黄总来说,及时拿回借款,取舍得当,亦是最佳方案。
所以,我用尽全力,采用单独聊、背靠背的方式,释法析理,反复做双方的工作,终于双方同意调解了!
但对于给付金额,双方存在较大争议。
一下午,我周旋于法庭内的债务人、院内葡萄架下的债权人......掰开了揉碎了讲,磨破了嘴皮子,当庭也没有调解成功。
黄总内心对自己成为被告还有怨气。
临到庭审结束了,我仍旧不死心。我把黄总的代理人李律留下来分析了案件情况,“其实分家析产纠纷是家庭内部的纠纷,我之所以同意你们作为第三人参加到诉讼中,就是想一并解决矛盾,实质化解纠纷,终结所有的诉讼。”
“我一定会转达您的想法。在给您打完第一通电话后,我就看到了希望。相信黄总他会明白您的良苦用心……”李律非常肯定的回复了我。
逢回路转六个案子“消消乐”
回到办公室,有疲惫、有挫败感、也有自我纠结。在不被当事人理解的情况下,纠结自己要不要苦口婆心继续做他们的调解工作。
过了两天,我的电话又响起了。接起来一听,又是那个“家中有矿”的黄总。
黄总说,“哎,前几次我的态度不好。我是真生气,但我知道您是真为了我好。我律师也直劝我,说法官是打心眼里为了解决这一脑门子官司,一次又一次地调解和沟通。我想明白了,也同意一起去执行庭协商发还案款事宜,其他案件我们都撤诉。真心得再一次感谢您。”
接完电话,我能说我真得太高兴了!不仅仅高兴于我的努力和坚持没有白费,也极大鼓舞了我坚定自信地走调解之路终结他们所有的矛盾。
我赶紧与执行法官沟通,厘定完金额,让黄总拿到了案款。
六个案子也因为这个案子的调解都“消消乐”结束了。
内心没了接完电话时的兴奋。平静地思考了这场双向奔赴化解的调解过程。我想,每一起纠纷的终点就应该是这样,案结事了。
张军院长指出“要把老百姓的难事当自己的家事办,以‘如我在诉’的要求做好司法审判工作”。
以对待自己的事一样,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想法、意见,向前一步为他们的利益在各方奔赴,能动促成纠纷实质性化解,是每一个法院人的夙愿。
在很多时候,调解比作出判决更艰难,而对矛盾最终实质性化解的孜孜以求就是“如我在诉”的最好体现。
调解案件过程有时是极度拉扯、利益权衡、无比纠结的过程,但最终会得到一个多向奔赴的结果。
实现矛盾纠纷的“消消乐”,是调解的最大魅力,也是法官对“向前一步”乐此不疲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