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车窗外的烟花分外灿烂

作者:陈自喜  发布时间:2024-02-27 10:27:04 打印 字号: | |


除夕那天,我早早地来到房山法院多元调解诉调对接中心,为节前的最后一个接待日做准备。虽然节日的气氛已经溢满朋友圈,很多亲朋好友都纷纷晒出自己在老家准备年夜饭、路途美景的照片,但作为一名立案法官,我必须坚守到最后一刻。

站在立案窗口工作台的里面,突然发现今天的立案大厅格外空荡、冷清。往常簇拥在耳边的“法官,您帮我看看我的起诉书写的对么?”“法官,我不小心转错账,银行让我来法院,我该怎么办?”的声音突然消失,我竟然觉得很不适应。一边希望自己忙碌起来;一边又祈盼着大家平安过年......

【多一句解释,少一丝疑虑】

手边的叫号机突然想起,有人来立案了。来的人是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手中还拉着行李箱,急匆匆的样子。因为朋友欠自己五万块钱,说好了202229日之前还,整整两年过去了仍没有要回钱来,所以来起诉。

我一边指导他在起诉书右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一边问他:“这是准备回老家?今天都大年三十了,咋这么着急赶来立案,可以年后再来窗口立案或者直接微信立案啊?”

“法官,两年的诉讼时效马上就到了,今天不是最后一天么?!我要今天不来,我怕以后法院都不管我的事了。”小伙子说道。

年轻人懂得合法维权、知道诉讼时效这个专有名词,我心里很是欣慰,但小伙子对民法典理解有误,不知道时效中断等内容,我得给他普普法,我心里嘀咕着。

“现在民法典对诉讼时效的规定由原来的两年延长到三年了,在这期间,您只要跟他催过还款,比如微信问他,他也回应了,都会产生时效中断,重新计算时效。而且,立案起诉不仅可以来法院现场立案,还可以网上立案、邮寄立案,很方便……”在登记案件信息过程中,我开始了一连串的释法。

“谢谢法官,因为要来立案,我都把火车票改签成今天下午的了。要知道没这么着急,我就年后用手机立案了。”小伙子走时不停地向我表示感谢。

又一个返乡人踏上了归途。

【多句开导,少桩纠纷】

小伙子走后不久,立案大厅又迎来了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因为前段日子老伴买理财产品亏了一大笔钱,俩人大吵一架,老伴跑到自己女儿家不回来了。这不,老大爷来到法院要起诉离婚。

看着两鬓白发、满脸皱纹的老大爷,听着他跟我絮叨着自己老伴的“种种劣迹”,我对他说:“大爷,都结婚几十年了,你俩没啥开心的事说说啊?大妈不回家,您可以去接她啊,不行您也去姑娘家瞅瞅,说不准姑娘想让您去她家一起过年呢。”

老大爷开始不想搭我这茬,一直说着老伴的各种不是。说了十多分钟,火气慢慢发泄了,情绪慢慢平静了,又忍不住跟我念叨他姑娘来,责怪女儿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和自己一条心。

我找准时机,把自己作为子女在父母吵架时自己可能会怎么想怎么做的事跟老人说了说。“女儿不是不跟你好,手心手背都是肉,可能是希望父母先冷静下来再一个个的做工作。” 我安慰着他。

我一边说一边指导老大爷把起诉材料准备好。在电脑录入案件信息的时候,我再次向他确认:“大爷,要不要再考虑考虑?我登记好了,可就是一个离婚案子了。”

纠结过程中,老大爷的手机响了。接听完电话,他跟我说,“法官,我先不起诉了,我姑娘来接我去她家过年。”

其实,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大家来到法院大多是因为解不了的纠纷,只能通过诉讼渠道寻求司法救济。有的大,有的小。有些小纠纷,立案法官在立案前多说说、调解员多做做工作,就化解了。

万物的美好,多一句赞美;纷杂的困惑,多一些开导;无奈的窘迫,多一份理解;守岁的寒冬,多一丝温暖。

…………

晚上,我和老公、孩子一起坐上了回老家的火车。列车上,和我一样才结束一天工作踏上旅途的人有很多,大家互相问好。一路上,车窗外的烟花响个不停,感觉分外灿烂。


 

责任编辑:刘海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