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我院联合区司法局、城关街道办事处在城关街道办事处召开“强化基层调解力量培育 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完善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新闻发布会。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佟淑,区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董辉,城关街道人大街工委、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申希森,燕山地区司法办主任孙宝军、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主任、区人民调解协会会长李刚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我院诉调对接中心负责人刘国承主持,部分区人大代表、我院各人民法庭负责人、全区各乡镇街道司法所所长、各司法所人民调解员及城关街道各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佟淑副院长在通报中指出,自2016年3月以来,我院建立了“1+6”的诉调对接平台,与辖区相关调解组织建立了多点对接的多元化解网络格局,与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共同首创了人民调解协议“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与区司法局、人民调解协会共同签署了《关于联合开展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的决定》,通过委托调解、委派调解、联合调解、司法确认、巡回审判、“社区法庭”“十五公里诉讼服务圈”和“无诉讼村(社区)”建设等途径,不断强化对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培育工作。自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我院共指导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纠纷近4万件,调解成功13000余件,对近700份人民调解组织制作的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
为进一步强化人民调解指导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和谐美丽房山建设,我院出台了《关于强化人民调解指导工作 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指导意见》。为此,佟淑副院长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措施。全院各部门要在院党组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效果”的要求,进一步拓展诉调对接平台,健全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措施,全面建立方便快捷的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加强社会调解力量培育,提升社会调解组织的公信力、矛盾吸附化解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工作。
二、提前预警,妥善化解。对尚未形成诉讼的涉民生、涉群体、涉重大影响的矛盾纠纷,要主动联系辖区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组织,通过指导调解、联合调解等方式积极妥善化解,对符合司法确认条件的调解协议及时予以确认,最大限度地预防该类纠纷进入诉讼渠道。
三、明确目标,强化考核。进一步完善考核措施,将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情况纳入相关部门的业绩考核。
发布会结束后,佟淑副院长向城关街道人大街工委、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申希森授发了“普法巴士”站牌,并接受相关媒体采访。诉调对接中心负责人为参会的各派出法庭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司法所所长、各司法所人民调解员及城关街道各村(社区)民调主任上了一堂《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及相关纠纷的调解规范》的指导课。
中国法院网、北京法院网对本次发布会进行了全程直播,我院新浪官方微博@北京房山法院、官方微信“北京房山法院”、房山电视台《房山新闻》《法治与生活》栏目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跟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