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如期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仗,房山法院强化信心,“五个全面”形成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综合力量,通过提升执行士气、优化执行效能、提升规范化水平,强化执行队伍建设、加大强制执行力度,通过全面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提升执行威慑力和司法权威性。
一是全面树立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心,“一把手工程+一盘棋思想”助力提升执行士气。该院始终将基本解决执行难作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开院级专题会议部署研究执行各项工作,建立“管理督导+综合保障”常态化工作机制。院党组每月听取执行工作专题汇报、每月进行执行工作单项考核评估、每月开展专项督导,靠前指挥,把工作抓实抓细。同时,强化执行工作综合保障力度,树立全院“一盘棋”思想,立案、财务、技术、新闻宣传、监察等部门通力配合,提升司法服务质量、完善执行信息化管理、讲好执行故事、监督执行行为,充分汇聚内部合力,共同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
二是全面推进执行体制改革,“1+3”分段执行工作模式充分优化执行效能。该院体制改革后形成“执行指挥中心+”的工作格局,以执行指挥中心为核心,执行前端通过集约化执行、信息化管理,实现案件繁简分流,有效缩短办案周期;执行中端按照执行流程节点有序推进财产的查冻扣及处置变现,规范执行行为;执行后端综合运用罚款、拘留、纳入失信名单等措施,加大对拒执行为的打击力度,穷尽执行手段后将案件依法终本。“前、中、后”端实现无缝衔接,使全部执行案件进入良性循环,充分实现“简案快执、繁案精执”及分段集约执行,有利于最大限度提升执行质效。
三是全面强化执行规范化建设,“一规范一细则一台账”实现案件、人员规范化管理。加强终本案件的规范管理,将终本案件与现案进行物理性隔离,制定《关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的适用规范》,细化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标准,切实提升终本案件合格率;加强信息化在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制定《房山法院执行工作流程节点控制实施细则(试行)》,将执行各节点纳入可视化控制范围,约束不规范执行行为;建立个人业绩台账,将最高院巡查、第三方评估指标及信访举报中反映出的问题折合成相应指标进行考核评估,对各承办人进行业绩排名通报,提升执行绩效管理规范化水平。
四是全面强化执行队伍建设,“三个建设”锻造“想打胜仗、敢打胜仗、能打胜仗”的执行力量。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桥头堡作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从严从实抓好党建工作;加强执行业务能力建设,针对新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执行考核指标体系以及拒执罪在执行工作中的适用等问题,多次开展全局范围内的业务培训,确保业务能力满足工作需要,提升执行工作专业化水平;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定期开展审务督察、专项检查、案件评查等活动,将反馈结果记入执行法官业绩档案,对存在廉政风险苗头的及时约谈,坚决消除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问题。
五是全面加大强制执行打击力度,“拒执促执行”有效提升执行威慑力。明确拒执罪自诉程序准入标准,降低程序准入门槛,自2017年下半年起该院共受理并审结拒不执行判决罪刑事自诉案件11件,有效提升自诉程序适用率;院长挂帅探索签发拒执罪逮捕令,破解自诉程序中被告人不到庭的难题,“院长签发首个自诉案件逮捕令案”入选2017年北京法院十大案件;针对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被执行人,首次以拒执罪公告形式发布“通缉令”,责令被执行人限期履行义务,首批公告的7人中有5人自动履行还款义务,取得良好的执行效果,执行威慑力和司法权威性得以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