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业界精英
房山法院法官:辛崇增
作者:陈瀚  发布时间:2018-07-17 18:15:11 打印 字号: | |
  辛崇增,男,1980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法律硕士,2008年7月进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工作,先后在该院长沟人民法庭、民三庭、长阳人民法庭担任法官助理、助理审判员,现为窦店人民法庭审判员。自独立办案以来,调撤率高达70%以上,在所结案件中,无一起缠诉信访案,较好地实现了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因审判工作突出,2016年,辛崇增被评为“北京市法院模范法官”。

              服务大局 坚守信仰

  原告聚源公司分别将陈某、邵某、周某诉至法院。三起房屋买卖纠纷案件看似普通,但三名被告与原告的对抗非常激烈,与法庭关系极为紧张,导致案件的审理陷入僵局,一旦审理不好,将对辖区重点工程石夏路的建设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承办法官带来了巨大的审判压力。在此情形下,辛崇增法官中途接手了这三起案件。

  接到案件后,辛崇增及时与当事人沟通,了解案件审理困难的原因,耐心听取当事人的心声,疏解其抗拒情绪。一个月十余次谈话,每次谈话三个多小时,难的不是每次语重心长后的口干舌燥,难的是几个当事人情绪的反复和家属的不理解……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这一系列耐心细致的工作,辛崇增法官最终平复了三位被告的对抗情绪。当事人情绪稳定后,他及时安排评估进行调解。最终三个骨头案被他“啃掉”了,三起案件的原被告互相理解,在友好的氛围中达成调解,并当庭履行,涉案标的近五百万元。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辛崇增秉承服务大局的理念,促成案结事了,用法律和正义为辖区重点工程的推进理清“崎岖”。最后,三名被告送来锦旗盛赞辛法官是“诉讼调解的大师、构建和谐的楷模”。

  民事案件虽然普通常见,但许多案件案情离奇纷杂,当事人情绪难以掌控,一件芝麻大的案件往往要耗费法官很长心血,但辛崇增却凭借着对法治的信仰和对审判的热爱,七年来一直坚守在基层审判一线,天天解决着这些看似是小,却事关民生、事关公平的“大事”,始终不改学习法律的初心,默默地工作在审判一线,为民解忧。

             敬业奉献 审判质效突出

  在2014至2017年的四年时间里,他审结各类民事案件近3000件,调撤率达70%以上,无一起错案,无一起缠诉信访案。让人艳羡的数字背后是让人“唏嘘不已”的艰辛与付出。辛法官的父亲在2013年去世,母亲体弱多病。2014年10月,儿子出生。按照规定,辛法官完全可以在医院照顾妻儿一段时间。但10月份正是年底结案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法庭“年底攻坚战”的胜利,为了不给同事添麻烦,他将刚过了观察期的爱人和孩子接回家里休养,让老母亲一个人照顾产妇和婴儿。仅陪了爱人和孩子三天的他在孩子出生的第四天,就穿上法袍,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审判工作。

  为能成功送达两起伤害案件,在2014年11月份,辛法官与书记员两人多次冒着严寒在晚间蹲守在被告的家门口,每次都值守到10点,只为了能够找到被告,让案件尽快进入“审理”程序。几经周旋和电话沟通,最终他们成功送达。深夜回到家中,看着还不足两个月的孩子,劳累的妻子和母亲,他不是没有愧疚,“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家里人会理解的。”他总是这样安慰自己。2015年7月,根据领导安排,辛崇增负责窦店人民法庭简易组审判工作。由于人员流动较大,简易组减员为一审一书两人,为快速处理数十起物业案件,辛崇增带领助理连续多个周末上门送达,由于工作得当,当即成功调执大部分纠纷。

  辛崇增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善于创新工作方法。为克服案多人少的问题,他探索案件动态管理制。以办案环节的送达、谈话、现场勘验、开庭、调解、撰写文书、归档为抓手,让每一个案件都流动起来,提高了效率。同时,以办案环节为界限,让审判员与书记员分工配合,使法官从审判辅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耐心沟通 做亲民好法官

  他所承办的一起财产损害赔偿案件的当事人王大娘,因其他案件曾在有关部门采取过极端行动。每次来法庭,王大娘都向辛法官要个说法。王大娘每次来,辛法官都第一时间进行接待,“倒杯水让老人喘口气,耐心细心地向老人辨法析理、跟唠嗑一样的聊法律”,这一情景在那段时间成了窦店人民法庭的一道风景。为了案件的公正处理,辛法官多次外出调查取证。辛崇增的辛苦和付出,王大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握着他的手,老人家嘴里不停地唠叨着“凭你这个人,我信你”。此后,王大娘一直按照法庭程序进行诉讼,放弃了闹诉、缠诉的想法。

  另一起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高大嫂及儿子何某、女儿何某某等诉李某生命权纠纷案件中,身患心脏病的死者何某因轻信李某的饥饿疗法,到李某经营的道场中“饥饿”治疗但最终去世,死者家属多次到法庭聚集,情绪激动,而被告则以无责任为由,拒不赔偿。一方面,辛法官积极协调公检两部门,调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案件材料,另一方面,多次与当事人面对面的倾心交流,缓解当事人的浮躁情绪,引导当事人理性表达诉求,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最终当庭宣判审结此案。宣判后几天内,被告就积极履行了判决,死者也入土为安。被告方称,辛法官做人做事厚道,他的判决公道,官司输得明白。

  就这样,辛崇增用辛劳和汗水、用初心与真心,默默奉献在审判第一线,书写着一名首都基层年轻法官坚守法治信仰、坚持司法为民的伟大情怀。
来源:陈瀚
责任编辑:陈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