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业界精英
房山法院法官:万会兵
——顺民心解民忧 树公信担道义
作者:徐敏敏   发布时间:2013-09-17 13:56:56 打印 字号: | |

万会兵,中共党员,2002年7月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进入北京房山法院工作,先后在民二庭、燕山法庭担任文字助理、内勤、助理审判员,现任房山法院燕山法庭庭长助理。在民商事审判岗位上,始终坚持“诚恳做人,勤勉做事”的原则,以一贯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秉持正义,化解老百姓纠纷。曾荣获房山区青年岗位能手、信息、宣传、优秀工会会员等荣誉称号。撰写的学术论文及调研也多次获奖,并在《人民法院报》、《人民司法》、《民商法治前沿》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2013年一月底的一天,房山法院燕山法庭被几十名农民工围得水泄不通。这些农民工的神情既有焦虑,又有期盼,在他们中间的是一名年轻的男法官,他认真的倾听每一个人的每一句话,时不时地拍着农民工们的肩膀说几句宽心的话。这时已经临近春节,年味渐渐地变浓,在这个偌大的法庭里,也不仅仅只有法官和当事人,还有一丝丝为民解忧的温情弥漫开来。

   这就是燕山法庭的副庭长万会兵法官。万法官已经在基层法院工作了整整十一个春秋。在寒来暑往的十一年里,他从一名初出茅庐的青涩的书记员,已经慢慢成为辨法析理伸张正义的人民法官。

   法正官清民心顺 理在准绳不偏颇

  燕山法庭作为民商事合一的审判庭,对法官有着极高的业务素质要求,万法官就是既审理民事案件又审理商事案件的全能手。作为一名法官,案件审理的结果能够得到双方当事人的敬服是莫大的成就和追求。像上述为民解忧的画面经常在法庭里上演。这是一起劳务合同纠纷,几十名老百姓通过一个包工头给种植合作社建造温室大棚,大棚盖好后却没有人发工钱,找到建造温室大棚的单位后,单位说他们已经将工钱全部付清,负责组织民工的包工头早已将工钱领走。这些农民工才知道带他们来干活的包工头早就不怀好意,从来没有打算付工钱。这些百姓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同家人团聚,现在却要不回自己的辛苦钱,大家将希望寄托在了法院,这些质朴的老百姓一再表示,我们干活了,出力了,给工钱是天经地义。

   多次协商不成后农民工们到法院起诉,来到法院之后,法官当时就表示要回工钱发给他们。经过受理、送达、排庭等几个审理案件的日常程序后,这些老百姓沉不住劲了,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清楚的事情在法院解决要这么复杂,纷纷表达出不满情绪,找到承办案件的万法官,说如果法院解决不了的话,就要去政府部门上访解决。面对当事人的不理解,万法官耐心细致地给老百姓解释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并再三地劝说他们通过正当的渠道解决事情,离春节十天时开庭审理此案。

   开庭前万法官多次联系被告,希望能够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此案,在法官摆事实、讲道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后被告同意支付工钱,但是由于手头资金短缺,暂时没有这么一大笔钱,希望能够从时间上争取宽限。万法官动员被告方先将工钱较少的予以支付,这样农民工们就会从心理上信任并接受调解方案,开庭时由于庭前准备工作细致周到,很快就达成了调解方案,被告方当庭结清了四个人的工钱。农民工们称赞万法官真是百姓的贴心人,拿到工钱回家过个团圆年是他们最大的愿望,这个愿望是万法官帮助他们实现的。

   本案调解结案后,农民工们还留在法庭咨询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万法官仔细倾听他们的疑问并一一作了解答,提醒他们以后务工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可能存在的风险,鼓励他们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农民工们说自己打官司遇上了这样的法官,以后有纠纷再也不怕进法院了。

   不辞辛劳解民忧 司法为民树公信

    身为一名在派出法庭的基层法官,万法官清醒地意识到,基层更是树立司法公信的重要窗口,基层更能体现司法工作者的作风。每天通过与不同案件的当事人打交道,都让他们感受到公平公正,才能最终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在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对租赁房屋面积的陈述差距很大。由于承租方在承租后进行了改扩建,房屋的图纸与原有的图纸多处不符,出租方称从来没有同意承租方进行改扩建。双方均不承认对方的说法。万法官在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针对租赁房屋面积这个问题,召集双方当事人到租赁房屋现场进行勘验,并仔细比对房屋的建造图纸,亲身测量每一间房屋。当事人当场表示,无论这个案子结果怎么样,万法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令他们万分佩服。

   在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件中,原被告为楼上楼下的邻居,已经居住多年。由于被告家里的水管管道出现裂缝导致原告家里漏水,房屋被浸泡,橱柜损毁,要想解决水管漏水的问题就要拆除被告家的橱柜,被告不同意拆除,导致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两邻居对簿公堂讨要说法。万法官在承办这个案件后,本着促进邻里关系和睦发展的出发点,到原被告家里去查看水管漏水情况,在法庭的主持下,被告方通过在管道上接软管的方式解决了漏水问题。

   案件审结后,万法官跟物业公司接触时得知,接软管还有崩裂的风险,一旦软管崩裂,就有可能出现更大的问题和损失,甚至出现生命健康安全方面的隐患。本着彻底解决问题、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万法官又将当事人请到了法庭,劝说他们更换主水管,这样虽然花费多点,但是解决了安全隐患。当事人在万法官的劝说下,修理好了水管主管道,彻底解决了漏水的安全问题,邻里关系也和好如初。他们表示有这样负责任的法官,是百姓的福气。

   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每个案子做起,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除了是公平正义的,法官也是饱含人民情怀的。万法官说,只有百姓认同法官,信任法官,才能带着疑虑进法院,带着希望走出法院。

   积极进取勇挑重担 不辍耕耘默默前行

   作为年轻的副庭长,万法官多承办疑难复杂的案件。在案件越来越多的今天能取得出色的成绩源于他对审判工作的热爱和付出,源于他对人民的质朴的情怀。他坚信,只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审判工作目标就能圆满达到,案件就能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就是凭着这种朴素的信仰和执着的信念,他牺牲了休息时间,忍受着对家人的愧疚,坚持以神圣的使命感和极大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审判工作中去。

   作为一名青年法官,万会兵是一个思考者、一个践行者,更是一个有心人。他常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法官,担得起人民法官这四个字是需要更多的付出的。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他更多的是心存感激,他深知“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只有尽献其才、尽用其心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无愧于时代的责任,无愧于政法先辈们的重托。为此,他一直在努力着、前行着。

来源:北京法院网
责任编辑:成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