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绍辉,女,中共党员,1969年3月出生,大学学历,1988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房山法院办公室、刑事审判第一庭、未成年人审判庭工作。历任书记员,代理审判员,审判员,一级法官,现任房山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副庭长(主持全面工作)。她连续多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区综治先进个人,先后荣获市“关心未成年人”先进个人、市高院少年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市“百名优秀法制校长”。2013年,更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三个母亲拯救一个孩子
25年前,19岁懵懂的她走进了法院,成为一名生涩的法院干警,如今,她是孩子的母亲、房山法院未审庭负责人。近十年来,她一直从事未成年审判工作,对孩子的那份感情让这份工作成为她一直眷恋的热土。
2009年的一天,房山的一所技校里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而小刘在一夜之间成了“名人”。
那是个晚上,小刘在外面和同学喝了些啤酒,回到宿舍管理办公室,因为想要洗脸盆洗脸却与宿舍管理员武老师发生了争执,当时小刘喝了酒,说话特别冲,而宿管老师武老师也才23岁,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小刘一怒之下,用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武老师胸部扎伤,一看倒下的武老师右胸部的口子有十几厘米长。不敢多想,小刘的第一反应就是快跑,几个小时后,小刘的酒全醒了,他踱步回到学校向正在调查的民警投案自首。
拿到卷宗,看到被害人武老师构成重伤时,马绍辉对小刘可以说是深恶痛绝,这孩子怎么能这样,居然敢把宿舍管理老师扎伤,还有没有人管他。可见到小刘母亲的时候,她的思想发生了180度的转弯。越听,心越揪得紧。这个中年妇女哭诉着对小刘爱护不够,她说:“这孩子很小就没有爸爸,我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从小就跟着种地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性格很内向。我一直想让他多读点书,可他成绩不好,我就花钱让他在北京读个技校,没想到,出了这个事,我就这一个儿子,他要进去了,我下半辈子没法过了!”
马绍辉法官和这个母亲谈到赔偿对方损失以求得对方谅解或许能判得轻一点,她蹙着眉,说回家尽量凑钱。开庭时,马绍辉第一次见到了小刘,他个子不高,穿着囚服、低着板寸头,对于指控,他全部承认。整个庭审中显得特别“乖”,马法官心里倒有些不忍,这样的孩子,如果一进高墙,可能就毁了。小刘的母亲带来了所有她能凑到了钱。
经过多次电话调解和走访,马绍辉告诉武老师和他母亲小刘的身世及家庭情况,得知这点赔偿款都是小刘家亲属倾其所有并挨家挨户筹借时,武老师的母亲很同情这个单亲孩子,最终母子俩对小刘表示了谅解。看到这两个善良的母亲做到一起冰释前嫌,她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庭审后、马绍辉法官还为小刘聘请了一位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师告诉她,小刘因为家庭不好经常被同学笑话,他一直很自卑,发生这个犯罪跟他心里有直接关系。最终,法庭判决小刘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
听到宣告缓刑的结果,小刘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释然,经过心理疏导后,他也显得更加阳光,两个母亲的手紧紧握住了小刘的手。几天后,两个母亲带着小刘给马绍辉法官送来了一面“和谐法庭 恩同再造”的锦旗。
审判工作中,马绍辉法官将爱传递给案件的当事人,创设了具有极强操作性的涉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社区矫正进未审庭、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分案起诉、未成年人案件卷宗限制公开、未成年人罪犯定期回访等制度,实现对当事人的全方位、无缝隙保护。审判工作外,她将爱向社会延伸播撒。
“泉计划”:把甘泉融入悲伤
今年3月1日,房山法院未审庭宣判了一个悲情的案件。原告是一名被打成植物人的14岁男孩,家境极其贫困。被告的经济状况也很糟糕,面对生效的判决,根本无法履行赔偿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副院长廖春迎及马绍辉法官带着未审庭的干警们专门带上慰问品和祝福去看望这个躺在家中的少年,并当场将身上所有的钱都捐给了男孩。这一举动感动了双方当事人,被告方表示将尽力赔偿部分钱款,原告的父母也感激涕零。
这支团队有一个甘甜的名字——“泉计划”,“把甘泉融入悲伤”就是这个团队的口号。他们主要帮助房山区的寒门优秀学子,资助他们完成学业。为此,该团队积极筹措资金,为七名学子提供长期帮助。另外,还不定期送去学习用品、米面等必备用品,并进行一对一的功课辅导。
“7.21”大暴雨时,这支团队一次平凡而普通的行动让一个陷入困顿的家庭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男孩很小,刚念三年级,爸爸没有工作,妈妈又受伤了,他们的家就在灾区。这个团队了解到情况后,立刻购买了衣物、米面等慰问品前去看望。就在那间没有窗户十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里,堂堂的妈妈因工伤截肢躺在床上。看到法院干警后,她费力地撑着墙,一点一点在地挪上前去。看到这一情形,这支坚强的团队流下了柔柔的热泪。回院后,他们迅速给这位妈妈送去了新买的拐杖。不久,这位妈妈拄着新拐杖,带着一面锦旗,来到了法院。她感激地告诉法官,因为法官的到访,单位给换了个更大的房屋,还有了窗户,生活一下了又亮堂了。得知这些,马绍辉法官心里十分欣慰。
这就是马绍辉,一个有着25年工龄的“老法官”,可她说,她是年轻的,因为和孩子们在一起,让她一直充满年轻的活力。
最近,马绍辉法官荣获了“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一项全国荣誉载身,又作为未审庭负责人,她说,自己任重道远,近年来,不断参与推动法制教育进课堂和学生进法院活动,2004年以来,她共宣讲法制讲座73场次,开展“我心中的房山法院”走进法院活动18期。让更多的孩子了解法律、认知法律,感受法律,远离犯罪和伤害。而作为一名法官,她表示还将继续以母亲的胸怀包容、关怀、呵护更多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