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业界精英
铿锵玫瑰 用忠诚与执着将公正进行到底
作者:刘宁  发布时间:2010-08-19 11:17:11 打印 字号: | |
  简介:

  杨素娟法官,1970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92年参加工作,1999年起在民一庭工作,从事民事审判工作至今。

  杨素娟法官曾连续4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工作期间共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曾当选为第五届北京市先进法官,2010年,她被评为北京法院女调解能手荣誉称号,并在连续几年的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多年来,她一直专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和交通事故案件,被称为专家型法官,她工作认真负责,结案量始终在全庭乃至全院位居前列。

  在近二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她用自己的知识和信仰,在审判一线书写司法为民的乐章,用为民的情怀、用忠诚与执着履行法官的责任,将公正进行到底,让和谐的主旋律常驻心头。这就是房山法院民一庭法官杨素娟。

               热心为民排忧解难 倾心调解化解矛盾

  在杨素娟法官的心目中始终有一杆秤,而秤砣就是人民满意。每一起案件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在审理案件中,她一直以人民满意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辨法析理,真诚为每一位当事人排忧解难。她常常忘记家里要交电话费,水电费,却能将每一起案件熟记于心,叫得出每一名当事人的名字。人民的诉求她始终牢记于心,人民的满意是她前行的动力,在普通的审判岗位上兢兢业业,撰写着自己的不平凡人生。

  2009年,我院受理了三位老人向原单位索要冬季取暖费的三起劳动争议纠纷。案子被分到了杨素娟法官手里,在审理中杨法官查明这三位当事人郑凤山、白中成、安少坤分别于2006年8月26日、2004年10月23日、2004年10月23日从被告北京市双山水泥集团、北京市房山区水泥一厂办理了退休手续,劳动争议仲裁委以主体不适格、原告已退休为由向三人送达了不予受理通知书。而在继续的审理中,她了解到这三位当事人都是水泥一厂的职工,而水泥一厂仅剩一具“空架子”,一无承担赔偿责任的能力,二来按照现行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文件,冬季取暖补贴并不包括退休职工,退休职工的所有保障福利都纳入了社会统筹,企业不应该再负担。同时被告双山水泥集团又以其与水泥一厂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单位,主体不适格为由提出答辩意见。而原告所主张的按国家政策文件要求被告应该给付原告冬季取暖补贴,所依据的法规是1980年的《国家劳动总局、民政部、财政部关于给退休职工发宿舍取暖补贴问题的通知》业已废止。情况对于原告来说极为不利,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他们根本拿不到钱,败诉已成定局。杨素娟法官在与原告的沟通中了解到这三位退休工人年纪比较大,均已过六十,生活比较拮据且无生活来源。杨法官同时还查出虽然原告是房山水泥一厂的退休职工,而双山水泥集团不是适格的主体,但是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同一个人,就多次和双山水泥集团进行协商,希望他们可以帮助这几名退休工人,但是该公司一直拒绝调解,坚称与己无关。经过杨法官不厌其烦,多次和被告双山水泥集团进行沟通,耐心、细致的劝说后,最终双山集团同意调解,由三位原告撤销对被告双山水泥集团和水泥一厂的起诉,而双山水泥集团给三位原告每人一年的冬季取暖费补贴400元。2009年9月21日,原告白中成拿到了400元现金。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连声说:“很好,很好,很满意,很感谢杨法官。我在电视上看见过杨法官,知道你是一位好法官。我相信法院。对于这个结果,我很满意。”看着老人脸上的笑容,杨法官也笑了,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人们的重托,真正达到了让人民满意。

                 执着忠诚严格执法 辨法析理彰显正义

  常常觉得杨法官是用灵魂来断案的。她常常说,看着当事人茫然无助的样子,以及他们眼中的渴望,她每每为之震撼,觉得他们是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给了法院,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法官的身上。“面对这些朴实无华的当事人,面对这些勤劳善良的当事人,若不能让他们满意,那么我就对不起我穿着的这身法袍。”字字铿锵。

  2010年,杨素娟法官受理了一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从拿到案子的第一刻起,一直到这个案子审理终结,这个案子就一直牵动着杨法官的心。李刚驾驶摩托车将同村村民张丙才撞伤,当即张丙才被送到良乡医院治疗,诊断为左胫腓骨骨折,但被告李刚拒绝给付医疗费,而张丙才又无钱治病,只好诉诸法院,要求4万元人身损害赔偿。可能这仅仅是一个小标的,又很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纠纷,但当听我说起原告立案之前就曾多次找法院寻求帮助时,杨法官立即查看了卷宗并联系了原告张丙才的妻子谷海华,询问张丙才现在的病情,在得知病情基本稳定未发生恶化,只是需要钱做手术时,安慰谷海华不要担心,尽快筹集钱为张丙才做手术。放下电话,又立即给被告李刚打电话,向李刚询问情况,在李刚一味辩解自己没有能力承担赔偿责任时,告诉他这是他的义务,同时告知他来法院一趟。在第二天与李刚的交谈中,李刚一味辩解,并不承认是自己的责任,也不想承担张丙才的医疗费。为了尽快使当事人的权利得到保障,杨法官尽快将这个案子安排了开庭日期。在庭审中,李刚仍然不认可交通队做出的他负全责的责任认定,他认为肇事者另有其人。而张丙才的妻子提供的证据却不能证明自己已经花费了医疗费4万元。张丙才因交通事故共花费了4562.08元,而李刚为其花费了2000元,其他的医疗费还没有产生,仅仅是他们估算的数字。一来手术费尚未实际发生,二来又无医生必须做手术的证明,所以张丙才的诉求只能支持很少的一部分。最终法院判决李刚赔偿张丙才医疗费2562.08元。看着同样衣衫褴褛的两位当事人,杨法官的心情很难平复,宣判时,她和原告的妻子谈了很久,告诉她尽快去做手术,让病人康复最重要,这样法院也会支持医疗费的诉讼请求的。谷海华表示会尽快筹钱安排张丙才手术的,对于杨法官耐心、细致的工作,她由衷的感谢,称她是情系百姓的好法官。这起交通事故案从立案到审结仅用了二十天的时间,时间是挤出来的,判决是加班打出来的,紧紧是为了能够让当事人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让当事人满意。

                国徽天平永驻心间 满腔热忱矢志不移

  从刚毕业时的青涩懵懂,到有着近二十年工龄的女法官。她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房山法院,奉献给了她终生挚爱的法律事业,奉献给了这块生她养她的土地。有人说她不懂人情世故,任何请托都被她毫不留情的拒绝;有人说她办案铁面无私,她用坚守与信仰让国徽天平永驻心间;有人说她是亲切的平民法官,她用人民情怀温暖、感动着每一位当事人。

  2010年,杨法官审理了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子很普通,用人单位否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则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补偿金和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双双诉至法院。杨法官要求公司提供工资发放记录等证据材料,公司交上的证据材料却盖着顺义某公司的章,细心的她发现了,当即询问公司的代理人,代理人称拿错了,要回去换一下。再交上的证据除了公司公章不同外,其余都和上次提供的证据是一字未变。在询问公司的代理人也开始支吾起来。“公司提供的证据有问题”,杨法官暗想。于是,她到房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调取该公司的社会保险缴纳情况,一查之下,杨法官不敢相信,公司提交的工资发放记录上的人员竟没有一个缴纳社会保险,她逐一核对,还是如此。该公司代理人一口咬定其已经提交了全部职工的名单,当杨法官拿出证据时,他当时哑口无言了。随后,杨法官向北京市房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北京市房山区地方税务局发出了该公司可能存在违法情况的司法建议。后经审理查明,该公司于2009年6月至10月作为申报单位为劳动者向北京市房山区地方税务局房山税务所申报了项目为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公司与劳动者之间已经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故判决公司赔偿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和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判决出来了,劳动者说杨法官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好法官。杨法官听了,只是淡然一笑,办案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对得起我心中的国徽天平,这样你们才能更加相信法院。她办案专心、细心、耐心,虽然日常的工作繁杂、琐碎,但是凭着对法律的满腔热忱,凭着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她仍然在她热爱的审判岗位上继续前行。

  作为一名法官,运用法律实现定纷止争,依靠的不仅仅是娴熟的法律适用,更是法官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是法官对法律的信仰与执着追求的最好诠释。二十年默默的付出,执着无悔的奉献,对法律的信仰,将人民满意牢记于心,不仅仅换来了当事人一张张笑脸,一声声赞扬,还化成了一面面锦旗。铿锵玫瑰,将带着她对法律的坚守与执着,引导着她继续书写美丽的法律人生,将正义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孔祥凤